项目名称:泉州五里街民宿
地点:福建省泉州市
规模:2017平米
设计时间:2020年
政策背景解读:
2016年,中国乡村旅游从过去的小旅游、中旅游进入到了大旅游时代,乡村旅游人次目前已达13.6亿,平均全国每人一次,乡村旅游收入将达到4000亿以上中国乡村游进入“大旅游时代”。在此时代背景下,中央提出发展全域旅游的宏观政策,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,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,统一规划布局、优化公共服务、推进产业融合、加强综合管理、实施系统营销,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、集约化、品质化、国际化水平,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。
响应国务院的号召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泉州市人民政府提出: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,落实中央、省、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、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等决策部署,构建“亮点在古城、厚度在山海、空间在生态连绵带”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,打响“海丝泉州”品牌,建设世界“海丝”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,着重打造好“五里街——介福”、“岵山——仙夹”两条精品线路。
五里街镇将按照“以人为本、保护为先、发展为重”的原则,整合各方资源,全面解决该区基础设施落后、房屋危及安全问题。积极引进发展手工传统小吃、传统工艺、古韵茶馆、古玩收藏等个性文创店。同步挖掘整理古街名人轶事,打造“海丝永春”第一条特色文创产业街区,让古街区业态活化,打造永春旅游新引擎,建成海内外永春人的精神家园。
现场状况解读
本次设计场地位于福建泉州市省永春县五里街镇。现状无高差,一侧临街,其余三侧为现状民房。原建筑为五里街供销社,改造主体由一栋临街3层楼及内侧一栋5层楼组成。两栋建筑虽由内院相连,但首层空间并不互相联通,虽有楼高优势,但并未发挥其视野优势。周边建筑均在五里街整体改造计划下恢复古街骑楼风貌。如何在整条古街建筑中脱颖而出,打造一座体验感极佳的度假民宿成为本项目的主要挑战。
发展目标:
本项目以延续五里街历史文脉为核心目标,继承传统文化,创新发展模式,将精品民宿与展览空间、文创售卖、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独具创意又兼具地方特色的民宿综合体,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民宿体验空间。以此带动街区活力以及街区的自身更新能力,促进人口回流,激发街区活力。
项目定位:
本项目将打造一座为游客、访客提供特色餐饮居住体验、展示永春当地文化特色、以独特方式体验古镇文化的精品民宿,同时为当地社区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新的场地和新的选择。
方案创新:
1. 尊重老建筑,在不破坏老建筑建筑结构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更新。
2. 提供舒适、宽敞有特色的客房体验。
3. 将建筑底层打通、尽可能地创造 灵活、舒适、有现代特色的公共空间
4. 用玻璃水池屋顶将内院变为室内空间,并形成波光粼粼的室内光影效果 。
5. 尊重周边环境现状,在多个层面与周边环境产生空间和视觉联系。
6. 设置顶层天空酒吧,同时提供鸟瞰五里街的新角度、新体验,成为当地旅游体验的新亮点。
方案文化特色:
1. 植根当地历史文化,使用当地材料延续古街风貌文脉特征。
2. 发扬传统的院落、骑楼空间特征,力求打造一座符合当地气候条件,人民生活习惯的,沿袭传统文脉的建筑
功能分区:
1. 民宿占地面积不大,两栋老供销社建筑围合的中庭相对局促,将内院加盖屋顶,将建筑首层打通形成连续的室内公共空间。
2. 沿街部分设置入口平台和展厅,让民宿和底层文化展览设施尽量面向街道开放, 民宿首层为连通街道和内院的,于其中设置前台、咖啡、简餐等功能。
3. 沿街部分二层三层为咖啡书吧,可举行小型活动,三层有独立包间。
4. 非沿街建筑二层为会客区及服务区。四层顶设置酒吧。
交通流线:
1. 本建筑临街,停车位与周边建筑共享。
2. 在建筑一侧加建电梯,以满足残障人人士的通行需求。
3. 原建筑直通顶层的楼梯予以保留,以满足疏散要求。三层以上客房区设置门禁,以保证不被底层公共区域打扰。
成本控制策略:
原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局部砖混结构。在改造过程中尽量尊重原结构,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。部分采用钢结构加建电梯和中庭屋面。
城市策略:
1. 建筑主要临街立面恢复其历史风貌、在此基础上涂刷白色涂料,让建筑可以在沿街建筑组团中凸显出来。
2. 沿街底层设置入口平台,尽量向街道打开,将人引入内部公区的文化展览设施。
3. 顶层天空酒吧与古街建立视线联系,提供体验古镇特色的新途径。
客房设计策略:
1. 将现有空间进行划分成为面积大小不同的客房类型,以满足不同住客的需求。
2. 客房采用木色调为主,室内布置陈设简约时尚,大扇可开启玻璃窗满足通风采光需求,玻璃浴室隔断呈现现代气息。